丁甘仁先生治疗急性热病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

丁甘仁先生治疗急性热病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

王羲明



孟河丁甘仁(1866-1926),擅长治疗内、外、妇、儿、喉科等疾病,尤其在急性热病的辨证论治方面有独到特长。著有《孟河丁氏医案》、《喉痧症治概要》、《诊方辑要》、《脉学辑要》 等书。现总结丁氏在急性热病方面的学术成就,供同道们参考。

急性热病必须融贯伤寒、温病理论

丁氏对仲景《伤寒论》最有研究,精通六经传变之道。所以认为凡是看病临证,必须“先定六经”,然后“按经辨治”。他曾教导我们:单单阅读《内经》诸热病论是不够的,必须熟悉《伤寒论》和《温热经纬》、《温病条辨》等各家学说和著作,因为这是全面掌握急性热病基本理论和辨证论治基本原则所必须具备的基础。只有悉心研究,深入领会,结合临床实际,才能有所收获。还认为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把《 伤寒论》 与温病学说结合起来,融会贯通,因人制宜。例如他在治疗伤寒时,邪传阳明,舌苔转为灰腻,中焦食滞,湿浊互阻不化时,除用葛根汤透解阳明之经邪外,还采用蕾香正气散宣化中焦之湿滞;在治疗风温时,除用清肺化痰、生津增液的时方外,颇多应用麻杏石甘汤、白虎汤等经方;在治疗湿温时,除用上下分消、宣化湿邪等时方外,亦常结合应用小柴胡汤、理中汤等仲景方。由于丁氏能够贯通古今,博采众方,成为近世中医重要流派。

伤寒外受 重用表药

丁氏认为伤寒系寒邪从外而入,治疗须以“重用表药”为原则,这是根据《内经》:“体若蟠炭,汗出而散”的理论制定的。临床必须辨别清楚六经传变的不同阶段,及其夹杂情况,然后法随证变,进退有序,以期达到疏表透邪,邪从里出而散的目的。大抵寒邪束于表分,无汗者以麻黄汤加减,有汗者以桂枝汤出入,依靠麻、桂的辛温气味,发表疏解。如表重于里者,用阳旦汤;里重于表者,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如表寒里热者,用桂枝白虎汤;寒邪外束,痰饮内搏,支塞肺络,寒热咳喘者,用大青龙汤等加减。至于三阴证,丁氏认为多系三阳证内陷而成。凡气阴已伤,伏邪留恋,正虚邪实者,治宜扶正达邪,使阴分之邪还从阳分外泄,其证始能化逆为顺。若伤寒两感,太阳与少阴同病,且下焦蓄瘀者,则温经达邪之中,须佐以祛瘀导滞,始克有济。

风温善变 利在速战

《内经》云:“风者善行而数变”。风温为病,邪从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变化急剧。盖风从阳,温化热,两阳相搏,病变最速,如由伏温引起,化火伤阴,来势更为急骤。这些均是与湿温根本不同之处。丁氏治疗风温,主张“速战”,是有其临床依据的。因为本病变化迅速,如不速战速决,必然贻误时机,导致不良后果。若发热,咳嗽气急,喉间痰声流滚,舌苔黄,脉滑数,甚则抽搐咬牙者,为痰热互阻肺胃,急用麻杏石甘汤加竹沥、芦根之类;如舌光红千涸者,为痰热内陷心包,肺炎叶枯,化源告竭之危候,速用黄连阿胶汤合清燥救肺汤化裁加减;又如舌前半光绛,中后黄腻,脉数不静者,为阴液已伤,阳明腑垢不得下达,宜用通腑存阴之法,以调胃承气汤加天花粉、芦根为主方。

湿温缠绵 宜于宣化

湿温之邪,表里兼受,其势弥漫,蕴蒸气分的时间最长。湿与温合,或从阳化热,或从阴变寒,与伤寒六经的传变很多符合。丁氏善用宣化之法,使邪从上下分消,最常用的是桅子豉汤加味。如见谵语便溏,乃湿在太阴,热在阳明,宜予解肌苦泄,方用葛根芩连汤加味;再进一步溏泄更甚,则脾阳耗伤,邪陷太阴,宜予扶正达邪,方用理中汤;更进一步出现神昏痉厥,唇燥舌焦,邪陷厥阴,发为热厥,宜予清热达郁,方用四逆散;如湿??温日久,灼热不退,温邪化火,由气入营,伤津劫液,化源欲竭,以致舌绛起刺,脉见洪数,唇焦齿垢,谵语妄言,属内陷重证,急予养阴救液,清火开窍,犀角地黄汤合牛黄清心丸加川连、竺黄、连翘、元参、麦冬、芦根之类。

时疫喉痧 须分三层

时疫喉痧又称烂喉丹痧,沿门閤境,传染迅速,有朝发夕毙、夕发朝亡者。丁氏认为此证发于冬春为多,乃冬不藏精,冬应寒而反温,春犹寒禁,春应温而反冷。《内经》所谓“非其时而有其气”,遂酿成疫疠之邪。邪从口鼻入于肺胃,咽喉为肺胃之门户,暴寒束于外,疫毒郁于内,蒸腾肺胃两经,厥少之火乘势上亢,发为本病。治法须分初、中、末三层。初起寒热烦躁,呕恶,咽喉肿痛糜烂,舌苔或白如积粉,或薄腻而黄,脉浮数或郁数,甚则脉沉似伏,此为邪郁气分,速当表散,轻则荆防败毒散、清咽利幅汤去硝、黄,重则用麻杏石甘汤;如壮热持续,口渴烦躁,咽喉肿痛腐烂,丹痧密布,舌边尖红绛,中有黄苔,甚则神昏谵语,此乃疫邪化火,由气入营,即当清营解毒,佐以疏透,仍望邪从气分透出而解,轻则用黑膏汤加鲜石斛、鲜竹叶、芦根、茅根、黑山桅、连翘之类,重则用犀豉汤、犀角地黄汤等方加减;必待疹子布齐,舌光红或焦糙,气分之邪已透,方可用大剂清营凉解,方用玉女煎、犀角地黄汤等合裁加减。此即丁氏治疗喉痧的三层用药次序。喉痧切忌早用寒凉,否则邪遏在内,必至出现内陷神昏或泄泻等恶候;亦不可表散太过,盖太过则邪火愈炽,伤津劫液,引动肝风,发为痉厥等险象。丁氏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到:喉痧“以畅汗为第一要义”,故初起当表则表之,然后可清则清之,可下则下之。谚云:“救病如救火,走马看咽喉”,故用药贵在迅速,万不可误失时机。此外,常用吹药如玉钥匙、加味珠黄散、锡类散等,有着消炎退肿、去腐生新等作用,配合内服汤剂,效果更为理想。

热病化寒 急拟回阳

丁氏认为治疗急性热病,必须密切注意六经之气化和转归。各人察赋不同,显露的寒热阴阳、表里虚实亦不同,伤寒可以化热,温病亦能化寒,均随六经的气化而定。例如风温初起,病在肺胃,身热有汗不解,咳嗽气急,大便溏泄,由于汗多伤阳,泻多伤阴,共邪不得从阳明而解,内陷少阴,阳热证转变为阴寒证,往往导致神不守舍,痰浊用事,蒙蔽清阳,气机堵塞,出现神识模糊,谵语郑声,汗多肢冷,喉有痰声,嗜寐等证,脉见沉细。当此危急存亡之秋,若犹执温为阳邪,忌投温剂之说,势必愤事,阴阳离决,生命告绝即在顷刻,急拟回阳敛阴,速投参附龙牡汤,冀其真阳内返,痰浊下降,庶几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参附龙牡汤虽非治疗急性热病的常法,但一旦出现化寒变证,其扶元固脱之功又在所必需,故亟宜掌握时机,巧为应用。

总之,丁甘仁先生在长期从事中医药医疗实践过程中,既积累了独特经验,又丰富了学术思想,为我国中医药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值得大家对其精湛医术进一步总结、整理,加以提高和发扬。